close

  南方日報訊 (記者/昌道勵)深圳近50年來日平均氣溫上升超過1.6℃,而全球100年來則平均上升了0.87℃。記者從22日在深圳舉行的“適應氣候變化、保護人體健康”國際交流會獲悉,為提高市民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,深圳目前已在南山區前海小區試點高溫熱浪風險預警模型,項目完善後將在更大範圍內推廣。
  高溫熱浪危及人體健康
  “最近10年升溫的趨勢有所減緩,但總體而言氣溫仍在上升。”深圳市氣象服務中心、深圳市防雷中心高級工程師唐小新表示,根據最近50年的統計資料,深圳的日平均氣溫上升幅度超過1.6℃,而全球100年來的日平均氣溫則上升了0.87℃。
  據瞭解,日平均氣溫超過35℃即為炎熱天氣,而高於35℃的天氣超過3天以上,即為熱浪。據唐小新介紹,深圳每年平均有6天超過35℃,2011年出現了10天35℃以上的高溫天氣。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深圳平均每年只有一兩天的氣溫超過35℃。
  雖然深圳常年的日平均氣溫為23℃,整體屬於較為舒適的狀況,但也因此導致市民熱浪防護意識較為薄弱。原國家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、GEF(全球環境基金)中國項目負責人金銀龍表示,高溫熱浪等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,比如對心腦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都有一定的影響,高溫熱浪與健康風險預警系統則為將來應對熱浪氣候、提供防護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  記者瞭解到,高溫熱浪與健康風險預警系統,是一款由國家疾控中心主導自主研發的風險預測軟件系統,該預警系統將在南京、深圳、重慶、哈爾濱4個試點城市收集各地歷史數據,建立高溫熱浪健康風險預警模型,隨後將設計、開發出預警軟件系統。
  預警系統完善後將推廣
  深圳自去年9月開始在南山區前海小區試點高溫熱浪健康風險預警模型,該小區共覆蓋1萬多名居民。
  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彭朝瓊表示,預警模型重點關註脆弱人群,包括老年人、兒童以及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。系統將根據氣象條件的變化進行預警分析,併發布不同的應對措施,減少熱浪對公眾健康的危害。
  記者瞭解到,健康風險指數將熱浪健康預警分為4級,即一級預警(紅色預警)、二級預警(橙色預警)、三級預警(黃色預警)、四級預警(藍色預警),並且根據每一預警級別,制訂了相應的應對措施。
  對於慢性病患者,預警系統將通過信息發送預警和提示。對於兒童群體,系統則通過學校廣播等渠道,發佈應對措施。對於社區人群,系統通過電子顯示屏等形式公告。彭朝瓊表示,社康中心還將針對居民的身體狀況,給予健康指引。
  彭朝瓊表示,前海小區試運行預警系統以來,共發送3次四級預警信號,主要是提醒工人進行戶外防護,居民避免高溫時期外出運動,保持情緒的穩定和放鬆等。“項目仍在試運行過程中,完善改進後,希望項目最終能惠及更多人群”。  (原標題:深圳近50年氣溫上升超1.6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m84wmne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